Coins: --
Exchange: --
Total Volume(24h): --
Total Market Cap: --
USD

什么是元宇宙

1992年,美国小说家尼尔·斯蒂芬森(Neal Stephenson)创作了著名科幻小说《雪崩》(Snow Crash), 书中,人类处于一个三维虚拟环境中进行交互,而这样的交互空间生动模拟了现实世界。“元宇宙”概念正是源于此书。


自此之后,“元宇宙” 用来指代基于虚拟现实的崭新世界。


用最简单的话来说,“元宇宙”(“Metaverse”)是一群人共享的虚拟空间。“Metaverse”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,前缀“META”在计算机领域称为“元”,而“Verse”则是是宇宙“Universe”缩写。该词用于形容未来互联网通信迭代概念。


乍一看,元宇宙可能有点像某种VR技术,不过它很可能将是互联网的后继发展趋势,这一点是Meta(改名前叫Facebook)早已意识到并且押注的。


用VR设备才能进入这个将各种数字环境连接在一起的虚拟世界?答案是肯定的。但与如今常用于游戏中的VR设备所带来的体验感不同,在元宇宙创建的虚拟世界里,你可以进行平时生活中的任何活动,比如工作、游戏、参加音乐会、看电影,甚至还能与朋友或其他地方的任何人进行互动。


你所要做的就是创建一个自己的3D图像,或者叫“虚拟化身”,它会是你在元宇宙虚拟世界中的分身,代表你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体验到的一切。


但至今为止,元宇宙更多地还只是停留在理念阶段,并没有统一精确且达成一致的定义。


为什么元宇宙突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


通常,围绕VR和AR技术的讨论热潮每几年就会出现一次,但相关热度很快就会消退。不过让元宇宙成真尚有很多未解难题,而其相关讨论集中在投资大佬和科技巨头这部分人中,如果元宇宙真的是互联网的未来,他们谁都不希望落于人后。


此外,我们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:世界仰以发展的技术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,尤其是随着VR游戏的发展和一些高难度的技术不再像之前那么“复杂”,这种感觉更为深刻。


为什么Facebook(现名Meta)和微软会对元宇宙感兴趣?

最近,Facebook创始人马克.扎克伯格及其团队明确表示,元宇宙开发会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心,而非仅关注社交网络。根据分析数据显示,Facebook已经在VR 技术方面做了大量投资,比如之前收购了虚拟现实头盔设备制造商Oculus,大力开发VR头盔等硬件,并且其头盔价格比竞争对手更便宜,公司甚至可能在这些设备的销售上处于亏损状态。


不仅如此,Facebook还研究并推出VR应用程序,尤其是能与现实世界互动的应用程序。现在的Facebook,将其母公司的全称已经改为Meta,这已足以明确表明它想投入更多资金精力来推动开发元宇宙。


不过,Facebook表示“元宇宙”不会一蹴而就,而是可能在未来10年至15年内才会实现。


此外,美国软件巨头微软表示,在明年上半年,其团队合作项目的用户将能以虚拟化身的形式出现在视频会议中。远程工作者还可以使用自己的虚拟化身访问虚拟工作空间,该空间最终将包括雇主办公室的复制品。



元宇宙真的能成真吗?

近年来,VR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其人气愈发高涨。但是人们对NFT产品(该产品提供一种标记原生数字资产所有权的方法)的兴趣暴增,这从侧面反映了虚拟经济的运作方式。更先进的数字世界可能需要性能更好、更强、更稳定的连接,而这样的连接恰是5G网络能实现的。


尽管如此,但就目前而言,元宇宙仍处于起步阶段,或者说只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想法,谁也无法断定它未来能不能成真,但我们将看到科技巨头们在未来十年,甚至更长的时间内,会为了让元宇宙概念早日成功落地而争相对其进行开发